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毛泽东复出的过程中,多位关键人物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三人的贡献最为突出,张闻天在毛泽东复出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其贡献主要体现在思想动员、会议主导和后续权力巩固三个方面。
一、思想动员:最早推动军事领导层变革
张闻天是中央高层领导中最早考虑变换军事领导的人之一。
长征前后,张闻天是中央核心成员。在1934年12月的通道会议上,张闻天主动向毛泽东通报敌情变化,并与毛泽东联合提出转兵贵州的建议,首次为毛泽东争取到了军事决策上的发言权。此后在黎平会议上,他与毛泽东、周恩来共同促成了红军战略转向,为遵义会议奠定基础。
在黄平时,张闻天与王稼祥在桔林谈话,明确提出“必须让毛泽东出来领导”。这是史料记载红军高层中关于变换军事领导层的最早意见,这直接为遵义会议做了思想准备——这是张闻天的第一大贡献。
展开剩余70%二、会议主导:以“反报告”定调遵义会议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在会上,张闻天首先作《反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成为公开反对错误军事路线的“第一炮”。毛泽东后来评价:“如果没有洛甫(张闻天)、王稼祥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这是张闻天的二大贡献。
会议委托张闻天起草《遵义会议决议》。在随后起草的决议中,张闻天不仅从理论上否定了“左”倾路线,还通过总结五次反“围剿”教训,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合法性。这一过程中,他本人也完成了从“左”倾执行者到毛泽东支持者的彻底转变。决议对毛泽东的肯定,是遵义会议的继续,从形式上完成了毛泽东复出的党内合法性——这是张闻天的又一大贡献。
三、从权力上巩固和保障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后,张闻天接替博古担任党中央总书记(负总责),尽力支持毛泽东的军事决策,如提议设立前敌司令部并任命毛泽东为前敌政委(1935年3月),推动成立由毛、周、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最后形成“毛主军、张主政”的格局。毛泽东“主军”,可以说离不开张闻天的政治上的保障。
5月,在会理会议上,林彪质疑毛泽东的军事指挥。张闻天以党内总负责的身份站在毛泽东的一边,支持和维护毛泽东的权威;一年后,在与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他继续与毛泽东紧密配合,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一书说:“张闻天从思想觉醒、遵义会议定调到制度构建的全过程中对毛泽东的复出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他不仅是毛泽东复出的最早倡议者,更通过理论批判和职务协作,使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从临时决策层上升为党的长期核心。张闻天对于毛泽东的复出‘实现了从组织程序到思想路线的双重转折’。”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多次名列中国畅销书排行榜,与《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誉为“毛泽东领袖史”,销量已过百万册,深获读者好评。
友情提示:该书已经出现盗版,购书请到正规书店。
发布于:山东省哈福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