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杜集区将治理农村地区高额彩礼、婚俗陋习作为回应民生关切、深化乡风文明的关键抓手,倾听群众“彩礼”减负诉求,通过抓实宣传引导、健全制度规范、选树先进典型、打造“‘总’领新风”大总品牌等举措,推动“低彩礼”“零彩礼”观念深入人心,切实减轻群众婚嫁负担,让崇德向善、简约适度的新婚俗蔚然成风。
聚焦统筹联动,筑牢宣传教育“主阵地”。杜集区统筹宣传、民政、团委、妇联等7个部门研究制定《关于杜集区农村彩礼和婚庆喜事的倡导性标准》,明确婚嫁事宜实施标准,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让杜绝铺张浪费、借机敛财的新风尚深入人心,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召开基层治理重点工作部署会传达学习《淮北市综合治理农村高额彩礼问题任务清单》《关于推动我市“大总”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明确各部门、各镇街的工作职责,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整体合力。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布“抵制高额彩礼弘扬文明新风”倡议书、致全区党员干部的一封信、“零彩礼树新风”宣传彩页3000余份,推动新风尚入脑入心。
聚焦机制创新,激活基层自治“动力源”。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农村治理体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按照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增强红白理事会治理能力,强化对农民群众的教育、管理和约束。督促指导53个村(社区)积极修改村规民约等,将倡导新婚俗理念纳入其中,明确红白喜事简办标准,建立红白事报备、监督、奖惩等流程,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强化大总群体的婚前引导,积极吸纳老党员、乡贤、致富带头人等269余名骨干力量,打造“‘总’领新风”大总品牌,形成“区委统筹、镇街协调、村居落实”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组织开展“倡导移风易俗简办婚丧嫁娶”、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践行移风易俗,更改陈规陋习。在重要节假日通过村村通广播广泛宣传《关于农村彩礼和婚庆喜事的倡议书》内容,今年春节、五一假期,在35个村每天播放3遍倡议书音频,覆盖8万余人次,让零彩礼、新婚风成为人们的思想共识。
聚焦典型示范,凝聚文明新风“向心力”。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全区党员干部签订践行移风易俗抵制高额彩礼承诺书960份,承诺从自身做起,婚嫁一律从简,坚决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全面落实事前报备、事后报告制度。选树基层先进代表,把反对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作为评选表彰、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选树矿山集街道张雯迪、朔里镇贾雨欣2个“零彩礼”先进典型获《安徽日报》专题报道。充分发挥公众人物、典型人物对社会公众的号召力、影响力,先行先做,号召农村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乡村教师、退伍军人、文化能人等130余人持续强化示范带动作用,当好社会新风的排头兵,积极践行婚事新办、余事不办的号召,做新时代风尚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引领者。
王伟奇
哈福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