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拍跑路,旅行社被掀翻,这个暑假,温度依旧,出游的热度却飘忽不定。
同样飘忽的,还有研学。
采访中,多位研学机构从业者表示:今年日子不好过。
「调价、打折,都换不回订单量断崖式减少。」
「中国科学技术馆、故宫这些往年暑假的大爆款居然都还有当日剩票。」
北京一家研学机构负责人哀叹:都快8月了,精心筹备三个月的「故宫文物修复研学营」报名人数停留在37人,离成团底线还差23人;夏日热门的「呼伦贝尔生态科考营」,咨询量比去年同期暴跌60%。
展开剩余93%另一边,某资深旅行社从业者村长从去年开始就放弃了研学类产品。
「(研学)越来越难,问题的成因是,一直没搞清到底什么是研学。我们之前做得还挺好,在青海甘肃,军事夏令营,森林探险家,但你说这就是研学吗?我觉得最多算是游学。」
「溢价太高,稍微加一点点跟学习、文化相关的内容,价格就可以标个1.5倍,但实际体验内容也就这样,很少会有复购。卖不动,还影响旅行社口碑。」
「老实说,就目前国内的消费需求,专业性太强的研学,很多家长也未必买单;更多人想要的,只是带着孩子出去长长见识,行程以放松为主。」
基于这些理由,村长在旅行社产品库里下架了一批「研学产品」。
采访中,我们试着寻找一些研学寒潮的蛛丝马迹。
从「纯玩」到「学玩结合」,研学市场的爆火一度让旅行社、教育机构、个人导师纷纷转型。截至2025年7月,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研学相关企业超3.04万家。
有研学机构直言:「过去几年,家长的钱是‘好收(甚至好骗)’的,穿个校服,拉条横幅,喊几句‘清北打卡’,就能卖上万块。」
那些年研学的热卖,也催生出社交媒体上的(避雷)热文:名校参观变校门拍照,科学实验成手工折纸。
专做海外研学的负责人Cecilia聊到2025年的一个变化趋势:孩子单独参加的独立营更受欢迎,因为「只需付一个人的费用」。
「陪着研学太费妈了,在研学和暑托班之间,选择了后者」,很多家庭做出了类似抉择,「暑托/培训+一周亲子旅行,这样打发一个暑假更划算」。
「非要安排一次研学的话,还是会选独立营。」采访中,11位家长里有7位选择了独立营。
「不是非要让孩子学到什么,是希望她能开阔眼界,学习和不同人的相处。」
「无论哪里的研学,家长都是很累的。」植物私塾创始人张新宇表示。研学的反面,其实是卷家长,「(研学)不会灭绝,只会去伪存真。」
2024年,寄麓·植物私塾在江西赣州开业,一年之后再问,张新宇说:(营收)比去年好。
隐居乡里创始人陈长春直接给出了一个数据:目前,研学占暑期客户的60%,而且越来越垂直和明显。
植物私塾
隐居乡里是一个乡村民宿品牌,作为「场地方」,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成为研学民宿。这种模式在民宿界并不少见,也是很多民宿的「引流」和「保证现金流」的手段。
「接研学,不需要额外增加运营成本,房+餐,配合一些活动就行,(研学)团队比散客更好沟通,易协调。」
能从场地方跳脱出来,主动成为研学的参与者,除了搭建了一整套服务体系,显然,隐居乡里想得更多。
隐居乡里
「我们始终坚持做自然教育高端研学,高端家庭这部分开支不会变化。」陈长春说。而要与「高端」匹配,则需要高端的配套。硬件不是最主要的,民宿管理层的意识是关键。
夜里带孩子捕捉蛾子,凌晨观测星空,半夜讨论如何能把孩子的昆虫标本寄出去,因为快递要求提供无毒无害证明……
「这对于一般民宿管家来说,做一次还行,整个暑假都这样,不敢想象。」隐居乡里工作人员笑道。所以,创始人和整个体系的建立显得极为重要。
隐居乡里
隐居乡里有一群特别在地、朴实的大妈,也成了隐居乡里从民宿做成标杆性的研学民宿的重要决定因素。这些人的靠谱,使得合作的研学机构还能降低成本——隐居乡里的管家被培训为助教,他们只派来一个主教。
对于研学方来说,这样的合作方真是求之不得,既然处在同一个频道,为何不长期捆绑呢?亲子微剧场品牌小不点·大视界的合作方里也有隐居乡里,制作人小雅非常重视民宿主人的态度,是否可以一起参与行程规划,视用户体验为最重,而不仅仅是打包卖客房餐饮或是收成。
隐居乡里
小不点·大视界在这个暑假做了些断舍离,权衡了今年的市场环境,也考虑到一二线城市暑假小朋友的路径(一般都外出了),并没有在剧院安排戏剧演出,而是着力做了三场戏剧创作行,分别是戈壁敦煌、冷湖「我在火星重走历史」、海南陵水「我在海边组乐队」,以及日本冲绳「我在戏剧节选戏」,价格在9899-17999元不等。
「开放名额不多,暑假开始前已经全部报满了。」
称作「戏剧创作行」而不是「研学」,是有意弱化商业意味,小雅认为,市面上在做的研学都是在打擦边球。
隐居乡里
价格上看,万元级别的戏剧创作行针对的是高净值人群,也和常日里的戏剧演出形成了一个闭环。如果对方从来没看过小不点的剧,对这个戏剧工坊一无所知,小雅会劝退这样的意向消费者。
「演出是最基本的入门,有了这个基础可以选择参加戏剧类的工作坊,参加过戏剧类工作坊,再选择戏剧创作行,效果和体验感才会符合期待。」
循序渐进,也是塑造用户粘性和建立品牌口碑的过程。
隐居乡里
这也与村长的展望不谋而合。在他看来,研学的发展趋势会是:专业化和分众。
「低龄儿童就是家长带着一起去娱乐化的度假游,或是消费独立营之类的旅游产品;
高年级的小孩,需要专业性和目的性强的研学产品;
境外考察大学这些也不会消失,戏剧、博物馆、艺术馆之行等也会是受欢迎的门类,而前提一定是更深入和专业,而不只是浑水摸鱼拍个照。」
「植物私塾没有受到周期影响,包括之前的疫情。」张新宇聊起,在刚结束的几期夏令营中,有一个孩子已经连续12年准时报到,也有一个6岁女孩的监护人是她18岁的姐姐,姐姐小时候也是植物私塾的客人。
「植物私塾有很多老客户,他们是我的稳定剂,也是底盘。」。
植物私塾
张新宇的坚持,在研学这轮大洗牌中发挥出力量。他曾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过自己在夏令营中「我的1㎡自然建造」的课程复盘:
第一次开会的时候,我就说,如果孩子们执行的方案是提前准备好的,那这个事儿意义就打折扣了。
虽然我们知道,大多数的建造营,是预制的,大家只是组装。那样可控,好看,家长看了高兴,我的孩子太牛了。但真正的教育总是无法发生在一个控制的过程中,教育也不是请客吃饭,做文章,也不是绘画画花,好看未必中用,况且也不是我想做的。
所以说,只有同频的人,才能与我们伴随,这种心力,是教育最好的资源。实际上,放手的成果未必比预制要坏,甚至可以说,一旦它好起来,你会激动,会手舞足蹈的庆祝。最后亮灯仪式的效果出来了,我们就都知道了。
植物私塾
「产品至少要走过一年的周期才能够被分析,现在才过了一个月。」
今年,植物私塾开始了和大乐之野(松阳、赣州)、隐居乡里(安徽)、匠庐(黄果树)的合作。植物私塾的客群,能消化掉匠庐近万元的夏令营,也让很多民宿投来橄榄枝。
「产品和民宿的合作,肯定会遇到问题,能否共赢,就要看大家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去逐一解决问题。」张新宇说。
这是张新宇为植物私塾规划的未来。当他需要输出供应链的时候,有量级的民宿是一方面,和民宿在同一个地方共建也是方向,「(民宿)只需在前期多打造一个自然中心」。
植物私塾
据中国儿童中心数据,92%的儿童日均户外时间不足1小时,使得农耕、生态研学成为刚需;
当重复性知识被AI轻易取代,现场观察、提出问题、协作解决的能力无法被编程取代。
——研学不仅没有迎来寒潮,甚至大有可为。
研学的这一轮洗牌,打卡式研学产品出清,对认真做教育的研学产品来说,「卷」,是黎明前的黑暗。
「因为下单的人不是消费的人,所以更需要让人感到放心、安心。」隐居乡里创始人陈长春提到,妥帖的研学,除了为孩子设计课程,也需要照顾到家长的需求。
拆解开来,优质的研学产品,每一个环节都源自强强联合。
至于说,究竟什么是「好的研学产品」?
有一个标准不会变:真正能让孩子成长。
打卡不能、拍照不能、一纸证书也不能。
文中图片来源:由植物私塾、隐居乡里品牌方提供;部分来自外网
发布于:浙江省哈福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